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爵士8x5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爵士8x5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直拉式步枪也是栓动步枪中的一个大类,从19世纪的曼利夏各类直拉步枪,到二战时的瑞士K31直拉步枪,再到现代德国R93直拉步枪,其种类非常丰富,结构也千奇百怪。
先说回转闭锁的直拉步枪,以曼利夏M1895和瑞士K31步枪为代表。
K31步枪
这类步枪的结构关键在于旋转槽,回转闭锁的原理就像是高压锅盖,需要旋转卡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将枪栓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这就要用到旋转槽。
还有卡铁起落闭锁的曼利夏M1886步枪,这个结构就相对简单一点了。
曼利夏M1886步枪
曼利夏M1886步枪的枪机上有一个绕轴旋转的闭锁卡铁,在闭锁时,受到枪机后端闭锁块的挤压,闭锁卡铁会向下旋转卡在机匣上,开锁时将枪机向后拉,闭锁块也从闭锁卡铁上脱离,没有了闭锁块支撑的闭锁卡铁从闭锁槽中脱离,完成开锁。
以德国Blaser R93步枪和法国ROLS步枪为代表的套爪闭锁则是另一个典型,这种闭锁方式也被形象地称为“章鱼闭锁”。
R93步枪的枪机上有一圈可以张开的闭锁片,闭锁时闭锁片被枪机撑开,卡入枪管节套中完成闭锁。
ROLS步枪
ROLS步枪也有一圈闭锁片,和R93不同的是ROLS的闭锁片在枪管节套内部,在枪机深入枪管节套后才会挤开闭锁片完成闭锁。这种闭锁原理虽然新奇,但有些人怀疑其安全性有问题,一圈闭锁片崩了其中一片就有可能发生炸膛,而且维护起来也不怎么方便。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首先就是我说的,在十九世纪末,由奥匈帝国曼利夏兵工厂设计生产的曼利夏M1895步枪,其使用M1895型8X50mm步枪弹,也兼容M30型8X56mm步枪弹,但是其使用其他弹药时,必须注意,膛压不能高于配发弹药的膛压。
其次,就是瑞士的K31步枪,其使用7.5X55mm步枪弹,这杆枪平常使用是非常好,可靠性极好,但是。。。但是。。。但是。。。但是这种枪碰到泥沙那就没完了,直拉枪栓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那就是对枪的清洁的要求非常高,一点点沙尘和积灰就可能让其无法工作,但是其优点也是很明显,那就是射速,因为直拉枪机再次上弹只需要两个动作,向后拉,向前推,子弹就上上去了,而旋转后拉枪机就必须旋转拉机柄,然后向后拉,再向前推,最后再旋转拉机柄。
然后就是加拿大的罗斯步枪,这型步枪是由查尔斯·罗斯爵士所设计的,其使用7.7X56R步枪弹,但是罗斯爵士对其精准度的苛刻要求也使得这把枪遇到了和普通直拉枪机的一样问题,遇到一点泥沙就无法工作,最后其也被淘汰。
最后介绍一杆现代的直拉枪机步枪,那就是R93步枪,这把枪实际上也不是传统的步兵用武器了,其实际上已经是狙击手的武器了,实际上这把枪最开始是猎人用枪,德国布拉塞尔公司研制生产,口径根据枪管口径决定,有.22-250雷明顿弹,有.223(5.56x45NATO),.308(7.62x51NATO)等,其性能优秀,在电影《红海行动》中也有出镜。
栓动式步枪最早出现在1841年,配备于普鲁士军队。当时这种步枪被称为德莱赛针发枪,是当时普鲁士王国的主力军用步枪,被命名为“1841型轻型雷管步枪”(德语:leichtes Perkussionsgewehr Model 1841)以隐藏其革命性的特征。
它的开发者约翰·尼古拉斯·冯·德莱赛,是一个锁匠的儿子,但是对研发枪械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在发了点小财后,就开了一家自己的工厂生产滑膛枪用的火帽,也是这个工厂发明了这种划时代的步枪。
德莱赛针发枪其“针枪”的命名源于其像针一般的击针,开枪时会贯穿纸筒式弹壳,并撞击子弹底部的雷管。该枪也是世界上首种采用栓动式枪机的枪械(亦是最早出现的现代后膛步枪),装弹和退弹时均需把枪机拉柄旋转并拉开,这种设计对后来的步枪影响深远,也就是旋转式后拉枪机。
其射速大约为每分钟10–12发。而当时各国主要配备的武器,那就都是滑膛枪,面对这种新式武器的出现,可以说遭到了几乎所有主流军事家的反对。
栓动式步枪因为是后部装填,只需要拉动枪机就可以将子弹压进去。士兵在战斗时可以十分轻松的将子弹装入,并且可以让士兵几乎在任何环境下装填,甚至是可以让士兵趴着把子弹装填进去。很明显这在实战中,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所以那些说曾经批评栓动式步枪的人,现在纷纷“真香”了,各种各样的栓动式步枪就被开发了出来。至于那位瑞士将军,他只能尴尬的回应:“枪是前装还是后装都是一个样,但吃东西是万万少不了嘴巴的。”二、栓动式步枪VS半自动步枪
随着栓动式步枪的发展,滑膛枪彻底被扫进了垃圾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了栓动式步枪是存在缺点的。虽然经过发展,栓动式步枪已经从一开始只能装一发子弹,发展到了拥有弹仓。
但是这不解决栓动式步枪的实际问题,那就是上子弹繁琐。这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极大,而且时间还是过长了。
这就涉及到栓动式步枪的一个上弹动作问题,栓动式步枪如果要进行射击,必须将枪机旋转,向后拉动枪机,退出弹壳,并将新的子弹推上膛的动作。这个动作异常繁琐,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理论上也只能打出一分钟三十发的射速。
而实际作战时,士兵只能打出二十发左右的射速,且士兵的体力和精力会消耗巨大,无法长期保持这个射速。所以人们就开始考虑,如何能够不用拉栓就能把子弹打出去。这样既可以保证射速,也可以节省士兵的体力,而最终结果就是半自动步枪的诞生。
事实上,半自动步枪的诞生,和马克沁重机枪有很大的渊源。1883年英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挺重机枪,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沁重机枪。这种重机枪重27KG,长107.9CM,枪管长度62.3MM,口径为11.43MM,使用弹链供弹。
其火力持续和以为的加特林机枪等枪械不同,它不是利用多个枪管,而是利用火药气体的后坐力的导气式闭锁,其不需要额外力量就可以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闭锁和再次击发等动作。
而半自动步枪的灵感,也就是来自马克沁。因为马克沁重机枪的击发原理,验证可以在不依靠旋转后拉式枪机的情况下,以导气式闭锁让步枪完成击发动作。所以在一战前,就已经出现了半自动步枪。公认的第一把在军队正式服役的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半自动步枪,于1908年服役于墨西哥军队。
不过就和一战中大多数半自动步枪或是自动步枪一样,这些划时代的武器并没有能够在接下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战时期得到足够的发展,相反大多数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不过导气式闭锁,仍旧被延续了下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半自动步枪被重新挖掘了出来,并投入使用。其中苏联是最早生产了SVT-38半自动步枪的,并且投入使用的。然而和其他国家士兵普遍喜欢半自动步枪不同,苏联士兵对半自动步枪却怨声载道,这是为什么呢?三、SVT-40,苏军最恨之枪
苏军早在1926年就开始了对半自动步枪的研发,不过当年没有任何一支步枪通过测试。不是故障频发,就是炸膛走后门。不过这次实验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费多尔·托卡列夫则专注于半自动步枪的研发。
这位老兄最初的半自动步枪采用了后坐式原理,结果不仅不成功,还导致事故。痛定思痛之后,托卡列夫不得不改为采用导气式原理,其所生产的第一款半自动步枪,就是SVT-38半自动步枪。
不过当时的SVT-38半自动步枪,运气显然是不太好,因为SVT-38半自动步枪全面量产已经是1939年,而此时苏联正面临着和芬兰的战争。在战火中经过检验的SVT-38半自动步枪,在经过托卡列夫的修改后,被命名为SVT-40半自动步枪,并投入了大规模生产之中。但此时已经濒临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夕,所以SVT-40半自动步枪又一次被匆匆的投入了战争。
在战争初期,被苏联的巴甫洛夫大将断送西方面军,为德军提供了数十万支SVT-38/40半自动步枪。这些步枪对于德军而言,简直是上帝的恩赐,挽救了被苏军半自动步枪打的找不到北的德军,其更早缴获过SVT-38半自动步枪的芬兰盟友,则更是愿意使用这些SVT-40半自动步枪了。
然而苏军,却对这种武器嗤之以鼻,哭着喊着要换回自己的莫辛纳甘步枪。因为他们觉得SVT-40半自动步枪,不仅不好用,而且结构复杂,不适合实战。
然而实际情况是,苏军根本不知道如何有效的维护SVT-40半自动步枪,这些半自动武器本就复杂,和莫辛纳甘一比,都很复杂。而苏军因为战争的损失,补充的士兵文化水平不够,训练也不够,所以士兵大多不知道如何有效的维护武器,因此他们对SVT-40半自动步枪也就恨之入骨。
事实上,他们内心最想要的,恐怕就是不需要维护的武器。因为这些人本身学历就很低,差不多就是认识几个字,能数一百以内的数的水准。
和栓动式步枪比,半自动步枪效率够高,火力更猛,是士兵在战争时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爵士8x5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爵士8x5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切尔西预备队的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哈登打破77年N...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西巴马足球俱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评价桑普多利亚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24足协杯第...